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论语》练习33

2020北京各区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议论文标杆文

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作文议论文例文

2020北京各区高三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散文阅读汇编

2020北京期末高三各区作文、微写作、语言运用汇编

2020北京高三西城区期末记叙文例文

2020北京高三期末丰台区议论文《我看流行语》例文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议论文标杆文(最全版)

2020北京各区期末《论语》习题汇编

2019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论语》习题汇编

2020北京各区期末《红楼梦》6分试题汇编

2020北京高三各区语言运用题6分汇编(最无聊的新题型)

《论语》综合练1—6


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三(下)统练语文试卷

2020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北京市2020高考高三一模试题门头沟、平谷、延庆文言文汇编

北京市延庆区2020年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平谷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统一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校正版)

(含答案)密云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顺义区、通州区2019年高三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中央民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朝阳高三6校4月联考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论语》练习36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清华附高三语文统练试题2020 年 4 月 22 日

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

2020北京房山高三一模语文

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一模测试语文(含答案)

丰台区2020高三语文第二学期一模语文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一模试题语文

2020年西 城 区 高 三 二模语 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20年(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

2020年(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语言基础运用

2020年(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微写作、作文

《论语》练习39

《论语》练习40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北京八中高三(下)自我检测(二)语 文


海淀区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议论文标杆文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范文

2020年北京高三朝阳一模作文范文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一模标杆文(议论文)

2020年北京市高三西城一模议论文范文

2020年北京市高三西城一模记叙文范文


2020年(14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0年(15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

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文言文汇编(教师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丰台区2020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

北京市十一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昌平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2020年6月西 城 区 高 三 二模模 拟 测 试语 文


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微写作讲评及例文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作文①优秀例文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作文②评阅标杆文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2019—2020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西城高三(下)6月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高考练习二模语文

2020北京房山高三二模语文及答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东城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依靠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指引和自身经验的积累,提炼总结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认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而阴阳五行学说是遵循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辩证法思想,其推理体系贯穿中医整个理论体系当中。辨证论治强调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通过中医四诊合参,由表及里,由外及内,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运用整体观来辨证施治,整体把握寒热属性,把人体当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人为贵”的人文精神整体观思想去理解人,去了解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倡导人的主体性作用。这些思维方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同源同构。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阐述的不仅仅是医学理论体系,更承载了深邃的哲学智慧。

(取材于李琳、胡志希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中医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的综合性科学

B.中医学研究涵盖防治、诊断、康复和保健

C.中医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与药理的关系

D.中医学属于一门最有效的防治疾病的学问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

B.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塑造出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C.中医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

D.人为贵思想强调从整体上理解人的主性作用

 

材料二

儒和医的关系在宋代已被高度强化,并生成“儒医”一词,“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自此,由儒入医、儒而兼医者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儒与医的结合激励着医者尽心尽力救人性命,医之活人也诠释了儒学之大义的仁爱精神。

儒者无论何时何地,或富贵或贫贱,理想、信仰不可丢,这是儒生爱人、利民、济世的根本动力。历史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是儒者情怀的重要特征。医者活人、儒者济世,生命关爱与人文情怀必须兼而有之。作为一名儒之医者,他要秉承济世情怀救治每一位病者;作为一名医之儒者,他须以活人之术诠释儒家的仁爱精神。

儒学为中医奋勇抗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更重要的是深受儒学浸润的人民大众对源于自身传统的中医群体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信仰,进而生成心理认同,并在行为上对中医治疫采取顺从与配合的态度。因此,儒学将中医与民众联结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抗疫整体,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抗疫力量,使其在抗疫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取材于王洪车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儒学的长期浸润滋养,传统医学已饱含仁爱精神

B.医者在儒学的激励下,才能够做到尽心尽力救人性命

C.儒医既有对生命的关爱,也有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D.中医依靠儒学的强大支撑,在抗疫中获得了大众信任

材料三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医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中医的特色和优势逐渐被世人认可和接受。与此同时,国务院《中医条例》《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财政对中医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都为中医的国际化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了中医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

虽然如此,中医国际化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中医行业国际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创新力度不够。加大创新是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加大国外布局模式的创新,与相关国际组织和部门积极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发展。其次,加快中医国际标准的推陈出新,完善中医药行业“走出去”的顶层战略设计。此外,中医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大中医在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为更好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只有不断优化自身,中医行业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其一,要因势利导,加大在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如上海中医大学与产学研结合的单位协作,融合生物工程、电子信息、仿生技术等,研发了中医智能手环、四诊仪、健康镜等。其中中医四诊仪是一种智能、便携的中医诊疗设备,集中医问诊、面诊、舌诊及脉诊于一体,并成功伴随中俄志愿者结束520天模拟火星之旅。其二,中医还可以与很多产业联姻,共同发展,实现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如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企业,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产业链数据库集群,借助互联网+”为中医行业提供全面、智慧的服务。要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必须立足自身,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互联网+”等机遇,为中医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取材于刘辉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中医“交叉领域业态创新”的一项是(3分)

A.研发中医智能手环

B.520天模拟火星之旅

C.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D.打造产业链数据库集群

5.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述“中医”应如何发展。(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B

2.(3分)C

3.(3分)B

4.(3分)B

5.(6分)

答案要点:

重视中医的医学理论体系(如思维方式)和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

坚持行医济世,继承和发扬仁爱精神,增强民众对中医的心理认同。

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创新力度,向国际化发展。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先民站在陆地与河流交接的河岸,身后是适宜农牧的沃野,面前是碧波荡漾的河流。他们接受了大自然开枝散叶与源远流长的双重恩泽,选择沿河而居,因为这样既可以固守家园,也可以通过水路远走四方。

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无不与河流相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哺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哺育了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哺育了印度文明,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人类依水建屋,近水耕种,不同地区的水文各具特点,孕育出的文化也千姿百态。《汉书》中说:“河出昆仑,经中国,注勃海……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沿河而居的人们,精耕细作、撒网捕鱼、采摘养殖、航运通商,江南水乡也由此而发展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之地。

河流一旦干涸,与河流相伴的文明也可能会随之消失。考古研究表明,曾经的连年干旱摧毁了玛雅人赖以为生的农业,导致玛雅文明最终走向分崩离析。《汉书》中的有关记载显示,毗邻罗布泊的楼兰古国,“民随畜牧,逐水草”。后来因为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改道,楼兰日益缺水,发祥于罗布泊的楼兰文明最终被风沙湮没。

于是,兴水利、除水害成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推力。据考古发现,岷江流域是中国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但由于水患频繁,古蜀先民经常被迫在岷江沿线迁移。至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组织民众利用自然地势,在江心顺流筑堰,将岷江水流分为两股,一股引入灌区,一股流入原始河道。工程浩大的都江堰,不仅奠定了两千年的防洪基础,而且使灌溉面积逐步扩大到约七十万公顷,成都平原自此成为良田万顷的“天府之国”。岷江丰沛的水流量与顺应自然的水利工程完美结合,造福了当地民众,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取材于高心怡等作者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选择沿河而居,因为这样有利于安排生产生活。

B.河流哺育了人类文明,影响着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

C.连年的洪涝灾害,最终造成了玛雅文明的分崩离析。

D.兴水利除水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

A.拦截岷江水流           B.奠定防洪基础

C.扩大灌溉面积           D.造福当地民众

材料二

河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血管,它将陆地、湿地、湖泊、海洋连接在一起,也将诸多生态系统连接在一起。在流动过程中,河流与所接触的土壤以及其他水体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交换,溶解在水中的多种矿物质,为各种水生生物输送了必要的营养。水藻、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水生动植物在河流中繁殖生长,互为依存,数量与种群处于动态的平衡。一些通往大海的河流,还会定期迎送一些到内陆河流产卵繁殖的海洋生物。

蜿蜒流淌的河流是大地上靓丽的风景。河流中的生命自然流转,各种物质、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水体自净;季节性的洪水可以进一步荡涤河流中的多余物质,大雨冲刷过的河流也会变得更加清澈妩媚。然而,有些地方将自然河道截弯裁直,用水泥和砖石铺满两岸与河床。这种笔直坚硬的河段看上去仿佛有一种“整齐美”,却会导致河水在短时间内变臭。原因在于,河流经过弯曲的河岸,会加大冲刷力度,增进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自净。所谓的“整齐美”,实际上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

对人类而言,河流能够提供的便利不一而足。诸如饮用、灌溉、捕鱼、养殖、清洁、运输、防御等。人们将河流上游的木材连成木排、竹排,借助河流运到中下游;在河流上筑坝发电,在河床上采沙挖泥。可是正因这些便利,河流两岸的森林最先被砍伐;许多陆生动、植物的原始栖息地因筑坝而被淹没,一些洄游鱼类的繁衍之路被截断;大规模采沙挖泥则破坏了河床和河道,对鱼类产卵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取材于朱永杰等作者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河流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流的流动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得到一些必要的营养。

B.河流的季节性洪水可以进一步荡涤河岸上的多余物质。

C.河流既能给人类带来审美愉悦又具有实际的利用价值。

D.河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体现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

材料三

农耕文明时期,人类对于河流生态的影响有限。而工业革命后,河流成为原料运输、商贸货运、人员往来的重要航道,河流对人类的意义愈加重要。然而,人类对河流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许多昔日秀美的河流变得苍老而憔悴。

1970年前后,航运功能逐渐衰退的新加坡河,污染问题日益凸显。1977年,新加坡政府开展了“十年清河,十年河清”的河流治理工程,包括改造排水系统、重新安顿沿河贫民、清理河床垃圾等。经过十几年治理,河水还清,海洋生物重返新加坡河产卵;经过改造的新加坡河沿线丰富的城市界面与特色片区,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圣安东尼奥河是美国圣安东尼奥市的母亲河,其流经市中心马蹄形的“大弯曲”河道在雨季经常泛滥。1921年,在遭遇一场严重洪灾后,人们对是否保留“大弯曲”河道产生了激烈争论,最终河道得以保留。1929年,青年建筑师罗伯特·哈格曼提出建设滨水步道,他认为“城市历史文化与河流的自然之美都应当被保留”。1998年,圣安东尼奥市启动河流改善工程,通过保持岸线的自然形态、植被覆盖、加固树根土壤等生态工程方法,有效减少了水流对河岸的侵蚀。2014年,圣安东尼奥沿河建成了全美最大的滨河公园,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是长江入海前汇入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东端的杨浦滨江,沿江曾经密布几十家工厂,此外还有工业码头、远洋鱼货市场,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本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厂房多数废弃,不仅不能发挥生产效用,还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让附近一些居民“临江不见江”。2015年,上海启动滨江改造工程,通过水岸生态系统修复、营造亲水景观、废弃厂房再利用等方法,重建人与河流的亲善关系。2019年9月,改造后的5.5公里岸线向公众开放。市民在沿江步道上或漫步,或健身,或参观沿岸的工业遗址,或凭栏欣赏清流涤岸、水光天色。昔日封闭的工业生产岸线,由此转变为开放共享的城市生活岸线。

(取材于陈泳、邓艳、章明等作者的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对河流的利用程度有显著提高。

B.海洋生物重返新加坡河表明污染治理已经出现成效。

C.在圣安东尼奥河治理过程中注重保持河流的自然美。

D.彻底拆除废弃厂房重建了市民与黄浦江的亲善关系。

5.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人类在享受河流恩泽时应当如何善待河流。(6分)

一、(18分)

1.(3分)C       2.(3分)A       3.(3分)B       4.(3分)D

5.(6分)答案要点:

①合理利用,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②尊重自然之美,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改变。

③适度开发,尊重与河流相关的历史文化。

评分说明: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海淀二模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取材于王一川的《审美体验论〉导言》

1.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

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

C.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相通之处是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

D.审美体验是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像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是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升腾起来。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郑板桥在深秋之际住在江边馆驿,早晨起床看竹,太阳照进竹林的晨雾之中,如云如烟,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          ,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是成为艺术品之前的最后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          ,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郑板桥还就此总结了两个规律: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意在笔先,即艺术体验在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创作只是一种外化过程,最重要的是艺术体验时期所储备的艺术意蕴;趣在法外,即艺术趣味来自艺术法则之外,艺术法则只是创作方法而已,艺术家所蕴蓄的艺术感兴,才是艺术之源。

取材于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2.依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填语句,将内容补充完整。2分

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一定要与审美体验结合。

B.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

C.变“眼中之竹”为“胸中之竹”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

D.郑板桥认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创作的重要原则。

 

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

    叶朗:当然。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这也很值得研究。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张扬“性灵”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取材于顾春芳的《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

B.研究艺术经典,不仅要关注作品,还要关注艺术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C.中国古人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

  D.取得真正成就的人需要具有不计利害得失、追求理想和情趣的出世精神。

5.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和作用。(6分)

6.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许多与琴、棋、书、画、诗、酒、茶……有关的雅人雅事,作者这样创作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3分)D

2.(2分)参考答案:

①艺术体验  ②艺术创造(创作)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B

4.(3分)C

5.(6分)参考答案:

含义: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亦指通过实践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作用:

①使人们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②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术。

③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美。

④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

【评分标准】含义,3分;作用,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5分)答案示例:

作者描写雅人雅事,旨在用文字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出一个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如饮酒行令本是古人宴席之常,而宝玉生日时湘云要求行令中有古文、古诗、曲牌名等,使得酒令得以展现人物才思,在娱乐活动中蕴含审美情趣,使得小说有别于人生本来之庸常,呈现出诗意的趣味和雅致的格调。

【评分标准】创作用意1分;结合《红楼梦》中“雅人雅事”的相关情节分析4分,按照理解程度分层赋分。言之成理即可。

朝阳二模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人类住在一个布满病毒的星球上,如果我们戴上一副能看见病毒的眼镜,会发现它们几乎布满了所有物体的表面。但是不必恐慌,大多病毒都能与我们和平共处,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当然,部分病毒也有着惊人的致病力。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内森·沃尔夫说:“一个能制造灾难的病毒,必须既拥有杀伤力,又具备传播力。”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学会了狩猎,开始驯养动物,同时拥有了大规模的固定社区。大量的病毒通过动物在人群中传播和变异,这让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病毒风暴的酝酿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许多病毒最初都是从野生动物身上“跳”到人类世界,成为人类致病源的。让人闻之色变的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便是如此。艾滋病病毒是非洲猴免疫缺陷病毒在黑猩猩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形成的一种新病毒,最初在黑猩猩种群中蔓延。后来人类在捕杀黑猩猩时接触到了它们的血液,这种病毒传播到人身上,并在人类世界暴发。1976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已有多方证据表明也来源于野生动物,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这些野生动物真的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吗?科学家们表示:找出病毒源头固然重要,但是人们更应当认识到, 许多时候野生动物或许是无辜的,人类自身可能才是灾难的始作俑者。如果人们不去捕杀这些野生动物,动物携带的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就会小得多。此外,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迫使野生动物不断变更栖息地,自然疫源地也随之发生变化。由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四处扩散,而人类往往对这些病毒缺乏免疫力。

可以说,病毒导致的流行病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的频繁、旅游的国际化、移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大连接”,让以前分散在各处并处于静止状态的病毒有机会快速流动、高度混合,将人类真正带入流行病时代。输血、移植和注射等医学技术的革新,帮助人类摆脱了许多致命疾病的威胁,但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新路径。大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使得病毒的耐药性增强,基因突变加快, 各种新型耐药病毒不断出现。此外,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都是导致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病毒引起的疾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传染病大流行期间,大量人群感染疾病并死亡,医疗卫生系统高负荷运转,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病毒的危害,人类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是尽快有效切断“传染链”。注重预防、早期控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早期警报系统”, 以便尽快发现新疾病的暴发或旧疾病异乎寻常的传播。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现在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但更应意识到,病毒传播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引起的,与病毒作战,人类首先要学会“自善其身”。

(取材于黄婷、文风等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只拥有杀伤力而不具备传播力的病毒,很难制造灾难。

B.人类与动物关系密切,为病毒风暴的酝酿创造了条件。

C.每一次病毒暴发时,尽快寻找到病毒的原宿主很重要。

D.病毒加速传播与不断进化,源于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行为对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不利的一项是(3分)

A.定期给宠物注射疫苗。

B.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

C.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D.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材料二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病毒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魔。但实际上,从人类起源开始,病毒与人类就一直协同进化,紧密相连。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的持久斗争是人类演化的关键推动力,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现代哺乳动物,都属于有胎盘的哺乳动物。有了胎盘,哺乳动物的胚胎才能在出生之前得以在母体的子宫里面发育成熟。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意外地观察到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这种病毒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入侵动物细胞并在动物体内定居,且在变异后失去了毒性和传染性,成为了“有用之材”。胚胎发生学的研究发现,ERV 通过前病毒DNA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组结合,在卵子受精时开始不断地复制。当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膜着床时,ERV产生的融合蛋白使一些早期胚胎细胞融合,从而逐渐形成胎盘。换句话说,若不是借助病毒蛋白,就不能演化出最初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人类。

另外,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自人类与黑猩猩进化分离以来,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质适应演化,都是病毒驱动的。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当瘟疫出现时,被病毒袭击的宿主,要么自身产生抗体生存下来,要么死亡。面对这种生与死的压力,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全面反击病毒的侵害。有意思的是,最近研究表明,不仅免疫系统的细胞蛋白有免疫功能, 而且几乎所有细胞的蛋白质在接触病毒时,都能参与反击。生物学家们认为,这种与病毒之间的持续战争、相互作用影响着细胞的每个部分。病毒几乎劫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复制和传播,因此与其他的进化压力(如捕食或环境条件)相比,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结构的进化。

近些年来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揭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这是病毒侵入动物细胞内的结果。这些病毒基因的频繁变异以及新病毒基因的侵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蕴藏在病毒之中。我们基因组的一部分就来自感染了人类远古祖先的上千种病毒,人类体内复制DNA的酶系统的形成就有病毒的功劳。其实,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40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

我们跟病毒之间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病毒是我们既不想要,但又离不开的“老朋友”。

(取材于苗德岁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ERV的认识不正确一项是(3分)

A.20 世纪 70 年代初,ERV 被科学家发现并命名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B.早在远古时代ERV 就已经入侵动物细胞,并且逐渐与动物协同进化。

C.ERV 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组结合,在卵子受精时开始复制。

D.ERV 产生的融合蛋白对早期哺乳动物的胎盘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人体能够与病毒斗争的蛋白质均来自于免疫细胞。

B.病毒对促进细胞进化的作用比环境条件的作用大。

C.病毒侵入导致人体基因的频繁变异时刻都在发生。

D.如果没有病毒,就没有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

5. 就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上面两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病毒的关系?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一、本大题共 小题,共 18 分)

13 D       2B       33 A       4分)B 

56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认为,虽然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无害甚至有益,但部分病毒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主要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与人类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的破坏密切相关。材料二认为,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紧密相连。病毒推动了人类进化,没有病毒就没有人类。 

②要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病毒。一方面,面对病毒带来的危害, 人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注重预防和早期控制,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也要自省,不滥杀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源头上防止病毒危害。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病毒都对人类有害,与对人类无害甚至有益的病毒和谐共处。 

【评分参考】①分,②分。意思对即可。

 

丰台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广泛。鉴于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科学超算等工作的需要,百度、腾讯等企业相继开放了公司内部的亿级计算资源,帮助疾控中心和科研单位将疫情的数据检测时间以几何倍数缩短。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

服务型机器人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企业开发的医疗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大幅减轻相关人员工作强度,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无人配送“初试身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无人车承载餐食或物资,可自动前往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

区块链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完备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有所展现。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区块链还在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将防控指挥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作为节点上链,企业备案、业务审核、卫生监管等均可在链上完成,各节点可随时同步查询,确保公开公正,从而实现防疫下的精细化复工治理。

(取材于渠慎宁、杨丹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百度、腾讯等企业的亿级计算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疫情的数据检测效率。

B.“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

C.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医疗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D.医院使用无人配送方式配送餐食或物资,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

 

2.下列对“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

B. 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疫情捐款平台和复工复产平台都体现了其公开透明的优势。

C传统公益平台不具备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因而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D复工复产平台将相关防控管理部门作为节点上链,这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复工治理。

 

材料二

随着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5G+智慧医疗”、AI医生、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从理论落地现实,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AI医生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大量多维度医疗数据基础上,为病人“把脉”,并通过自身算法和机器学习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用“人话”提供诊断结果。目前,国内的三甲医院大部分都在尝试通过Al+辅诊,对肺结节、乳腺癌等多个疾病进行诊断。AI医生还可应用于生活领域,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当前医院和医生资源短缺的状况 

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沃森机器人可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通过海量读取医学知识,沃森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肿瘤专家。近些年来,沃森机器人诊治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提供服务。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家医疗机构引进了沃森机器人。

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医疗场景成为现实

B.AI医生通过硬件设备了解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提供诊断结果

C.沃森机器人通过读取海量医学知识,迅速成为肿瘤专家,可辅助诊治多种癌症。

D. AI技术为医院医生进行诊疗提供了诸多帮助,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材料三

图像识别是AI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AI技术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AI技术是否能对所有病症做出独立的诊断?美国眼科教授布莱斯勒正在做的项目,是使用AI技术诊断糖尿病人的眼底病变。由于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数据积累丰富,再加上对于病变的判定相对简单,目前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会卡。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再说,就算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AI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医学专家帕里克说:“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他认为,当下许多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都以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概率分布曲线等作为指标。可是,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

帕里克认为,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的能力,而在于人工智能和现有的医学条件结合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医生多年所见、所识、所领悟的并不能完全被翻译成数据变成机器学习的资料;而人工智能亦有更精准的观察、更快的速度和永不疲倦的眼。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

 未来的医疗场景,一定不是病人进行全身扫描之后得到“智能”的诊疗,而是可复制、可量产的机器,为医生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人力物力,让诊疗变得更普及、更平民、更快捷。

(取材于李子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糖尿病人眼底病变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机器可以形成相对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B.虽然AI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诊断预测可应用程度仍不容乐观。

C.诊疗中,医生的见识和领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快速。

D.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更多人能获得比现在更为快捷、平民的诊疗。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美国某医学院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心脏造影方案,构建出全息3D的心脏模型,重建每一束心肌纤维模拟心脏动态,精确地找出病灶,让手术“指哪打哪”。然而,实际应用的前景并不乐观

     你认为美国这一实验室开发的心脏造影方案有哪些优势?可能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加以解说。

一、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8分。

1. A(3分)【解析】 B项,“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无中生有;

C项,以偏概全,医疗智能机器人开发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D项, “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表达绝对化。

2. C(3分)【解析】“传统公益平台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无中生有,前后因

果关系不成立。

3. D(3分)【解析】混淆时态。原文为“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

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4. C(3分)【解析】不合文意。原文强调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不赞成比较“

比谁好”。

5.【答案示例】(6分)  

优势:1 心脏造影方案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识别图像。 2可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进而精确地找出病灶3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推理并诊断病人的病情。(3分)

不足:1识别复杂图像,判断复杂病症的能力还不够强;2实际应用中,其检测和诊断的可靠度、可应用程度并不十分确定(还需进一步验证); 3该方案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误诊率”“返诊率”“病程”等问题是否能随之解决等问题这些医学指标还没有确定,不能通过监管机构的放行。(3分)

【评分标准】“优势”3分,每点1分。“不足”3分,每点1分。共6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顺义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

材料二

人类是一个技术性的物种。我们借助技术,生活在一个和自然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世界就是按照人的意志被塑造的。然而这显然不是事实。

人类虽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仍旧渺小得微不足道。

人类早已把飞船送上了太空,然而就连最近的月球,载人登陆的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银河的尺度是10万光年,人类最远的尝试,只是在它的边缘角落里徘徊。就连地球,我们所知也甚少。深入地下的最高纪录,是苏联留下的科拉超深钻孔,达到地下12公里多,和地球63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所以,尽管人类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飞机汽车,能够控制局部环境,对于自然来说,仍旧只是微不足道、能力有限的一种生物而已。

在这种认识下,对灾难的想象就成了人类生存试验的提前功课。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会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这种灾难,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很快就会发生。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太大的局限,小行星从地球附近经过,未必能够得到及时的预警,地球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更是无法预期的事,因为除了偶然性的局部地震之外,全球性地质变动远在人类的经验之外。

灾难能够带来警示,带来反思。它让我们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

(取材于江波的文章)

材料三

时下这场疫情,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一件事: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微生物,居然可以在技术文明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类社会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课题。如果从少年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项需要立即深入开展的,恐怕就是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

当然,灾难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灾难教育的本质,或许有所裨益:灾难教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直面灾难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才知道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多欠缺;也只有在这时,人性的矛盾和光辉才能抛开各种伪饰,得以真实呈现。

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

灾难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可选项就是科幻阅读。科幻作品致力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假想式预演”,因而人类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就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创作主题。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作品中会出现各种沉重甚至阴暗的情节与氛围的描写。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烘托主题的必要手法;从灾难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灾难的“真实”呈现。对那些出于情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描写,哪怕有些阴暗,我们也不需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他们的视野,可能跟我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理解、辨识和接受能力。换个角度说,如果连一些沉重、阴暗的描写都无法接受,当真正的灾难袭来时,又怎能去面对呢?

(取材于马传思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B. 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展现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话题。

C. 科幻作家、作品没有义务承担“预测未来”的功能。

D. 科幻文学可以在作品中展现某些问题,引发人讨论。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不同意世界是按照人类意识塑造出来的说法。

B. “旅行者1号”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

C. 人类可以控制局部环境,但仍是能力有限的生物。

D. 人类对从地球旁经过的小行星有时无法及时预警。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所有科幻小说中的世界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

B. 材料二认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由于认知局限无法预期。

C. 两则材料中关于科幻作品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

D. 两则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待生存环境认知的看法是一致的。

4. 下列关于灾难教育的价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人客观冷静认识灾难。

B. 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

C. 培养探索世界的精神。

D. 增强科幻作品深刻性

5. 结合三则材料,简述科幻作品可以起到哪些教育作用。

【答案】1. A    2. B    3. A    4. D    

5. ①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

②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③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或,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了解一些科学元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④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

昌平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医学上,人们把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比较强、可以引起传播的称为传染病。人类遭受传染病的折磨由来已久,只是在早期狩猎采集的时代,人群以小部落的形式聚集,而它的传播需要一定人口密度,因此在当时,传染病风险并不大。随着农业革命的出现,狩猎、采集者群体向农耕社会进化。农业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生活、居住更为紧密,同时农业生产和食物的获取方式使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密度增大,这导致致病微生物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早期重大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也促使人类不断反思和改进。发生于中世纪晚期的“黑死病”(鼠疫),肆虐欧洲,蔓延亚洲、北非,从1347年开始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截至1350年,这场瘟疫造成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随着“黑死病”的暴发,欧洲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针对街道清洁和污水、垃圾处理等等,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意大利,为了防止接触传播,消灭空气中的恶臭,政府实施了限制来自疫区的服装进口和销售的政策;出台了遏制集会和规定埋葬地点的法案;在城墙外建起一种固定的木头小屋,来接收那些传染病患者,将他们与其他的人群隔离开来;规定外来船只进入到港口需要做30天的隔离,后来又延长到40天。这些隔离和检疫的手段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获取的最早的经验。

20 世纪下半叶以后,另外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艾滋病。这种由HIV病毒造成的人类免疫功能缺陷,至今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21世纪以来,人们面对的传染病有无数种,新型和新发现的有埃博拉出血热、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原有的疾病既有死灰复燃的,也有以新形式出现的,如莱姆病、登革热、猫抓病、军团病、结核病,当然还得加上年年变异、年年出现的流感等。

(取材于张田勘等人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导致中世纪“黑死病”肆虐欧亚非的可能原因,推测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共卫生状况较差  

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C.与疫区的贸易频繁

D.隔离和检疫场所少

材料二    

关于人和疾病的关系,人类早期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最初,人们把疾病与神秘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包括神力、恶魔、瘴气、星象等,认为生病是得罪了上苍、祖先,是某种神力或者是恶魔的左右,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等。也有一些通过经验观察得到的猜想,比如瘴气理论认为沼泽地区的空气中存在许多微小动物,吸入人体后引起疾病;星象学认为黑死病是1345年3月24日土星、木星、火星会合的结果。人类面对疾病威胁的时候,最恐惧的是未知。一旦有了某种解释,即使不合理、不科学,人们也会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应对。

人类真正对传染病有所认识,是到19世纪的下半叶。这时,人们才确定了所谓的病原生物学,认为很多传染病是来自于病原生物体,提出“病因——环境——宿主”模式,这也成为传染病防治的科学基础。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蠕虫等,其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体液、食品、水等传播途径,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公共卫生学家皮腾科费尔证明了传染病的发病原因,除了病原体有致病性以外,可能还与环境、与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关。所以仅感染病菌不一定会患病,还要看个体的免疫功能。在人类对传染病的控制中,重要的是怎么提高自身免疫力,其中一个关键方法是通过主动免疫,即所谓的疫苗接种来预防,如接种牛痘、狂犬疫苗等。

人类在与传染病的不懈斗争中,步步为营,效果显著,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有些传染病如天花、炭疽、黑热病、灰髓炎等或消灭或接近消灭。

1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这一天成为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分界线,它标志着此前主要由生物致病菌(病原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当时,就有一些专家提出,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实际上已经转变,此后的主要疾病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国家的大学和医学院关闭了传染病学系,认为传染病问题已彻底解决;相关机构对传染病防治的关注和投入也在减少,很多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处于停滞状态。

(取材于魏婉笛等人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黑死病是土星、木星、火星会合导致的结果。

B.病毒传播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天花被消灭标志着危害人类健康的模式改变。

D.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人类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

B.只要自身免疫力高,就不会被病菌感染而患病。

C.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关键方法之一就是接种疫苗。

D.对传染病的轻视使得疫苗研发处于停滞的状态。

材料三

从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看,我们不能低估传染病病原体极强的再生能力和产生抗药性的能力。传染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攻击,它不会因为医学模式稍有改变就放弃对人类的虎视眈眈。而且,从生物的相互利用来看,很多微生物都需要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宿主,除了大型动物外,人类是当仁不让的宿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的 5200万人中,三分之一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造成的。

在科技进步、医学发展、卫生水平提高的现代社会,依然有许多因素导致病原微生物兴风作浪。全球气候变暖能改变虫媒地区分布,缩短病原体的繁殖时间, 使虫媒传染病频发。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易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如热带雨林正在被毁,迫使携带疾病的动物进入人类居住的地区,使致命性的神秘微生物在大范围内感染人类、危及人类生存有了切实的可能。病原微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出现变异, 使一些不致病的毒株转化为致病毒株, 弱毒株转化为强毒株, 或者使其转化为新病原微生物, 从而引发传染病, 如每年的流感变异病毒引起的不同流感流行。另外,吸毒、滥用抗生素等不良行为,也会增加传染病发生以及传播的危险性。

新发传染病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 不仅对某一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使传染病风险全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世界卫生组织已认识到传染病将永远伴随人类的这个趋势和事实,及时发出了“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的预警。

病原微生物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危害,全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取材于黄亮等人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传染病发生及传播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森林生态毁坏。

C.病原微生物变异。            D.政治经济交往。

5.根据三则材料,概述我们应该如何防控传染病。(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D(推断不当)

2.(3分)A(不合文意)

3.(3分)B(以偏概全)

4.(3分)D (无中生有)

5.(6分)答案要点:

①讲究公共卫生(从街道清洁、污水和垃圾处理、空气清洁、食品安全、干净水等传播途径方面的防控);②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接种疫苗);③保护生态环境(不滥砍滥伐);④重视传染病(科研上积极进行药物和疫苗研发);⑤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不吸毒不滥用抗生素);⑥全球防御

(评分标准: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四点5分,五点6分)

房山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新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经进入规模化退役期,到2020年,退役电池累计约为25吉瓦时。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置换等工作,成为一道现实考题。截至2019年9月,共设立了2882个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但真正从回收网点回收的电池寥寥无几。

如果在保修期内,客户有更换电池的需求,会主动联系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在保修期外,情况则比较复杂。电池回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是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负有监管责任,但是退役电池所有权在客户手里,公司没有处理权。如果退役电池还有可用之处和利润空间,客户并不一定愿意将其交给车企处理,往往有自己的考虑。商用车客户以国有公交公司为主,对回收退役电池比较配合。私人购买的乘用车,其动力蓄电池追踪回收起来比较困难,要一对一沟通。即便是在售卖车辆时的协议中有一条协议是“客户有配合动力蓄电池回收的责任”,但也没有多大约束力。

由于退役电池属于一般的工业固废,回收没有特别门槛,只需有正常资质即可。除了负有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外,还有专门的回收企业可以回收。然而,如果回收后的退役电池没有用到正规渠道,例如制成了小型充电宝等,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也会从监管的视野中消失。

2018年7月3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在北京启动,这是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的关键一步,对有效推动电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溯源平台以国标电池编码为信息载体,完成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相关信息的采集,形成涵盖动力蓄电池生产、使用、报废、回收、利用全过程信息链条有效监管,动力蓄电池可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2019年7月,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功对接国家溯源平台,平台在实现动力蓄电池监管车辆数跨入“百万级”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取材于人民网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对网点回收电池寥寥无几原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汽车生产企业虽是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但没有处理权。

B.客户往往有自己的考虑,不愿将旧电池交给车企处理。

C.私人在购车时签定了配合回收的协议,但约束力不大。

D.电池回收门槛虽不高,但是具有回收资质的企业较少。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只有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回收退役蓄电池。     

B.用退役电池制成的小型充电宝有安全隐患。

C.国家溯源平台可以对蓄电池信息进行监管。     

D.国家溯源平台监管的车辆数已达到百万级。

 

材料二

电动玩具上不能用的电池,放在遥控器里却可以继续使用。同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虽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但可以用于其他领域,这就是梯次利用。

动力蓄电池由一个个小电芯组成,它们串联成各种规格的模组,再通过串并联组成电池包。使用若干年后,电池包容量会逐步衰减,无法在汽车上继续使用。如果将电池包还原成模组,再经过重组和检测,符合通信基站所需的大小尺寸和电压等级,便可以供通信基站“备电”使用,即在停电后用来供电。目前很多企业在积极探索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新途径,比如,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其用来“储能”。由于电费实施峰谷分时计价,供电企业需要在晚上充电储能,白天再将电力释放出来,这样能为客户节约大量电费。

一般情况下,如果容量性能降到30%以下,动力蓄电池就不能再梯次利用,只能拆解报废。电池被拆解后,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例如钴、锂等贵金属,这些资源将再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动力蓄电池的拆解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拆解和化学拆解两种。由于化学拆解中使用的强酸强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所以国家并不鼓励这种方法。一家新能源公司研发出了等离子拆解法,即对废旧锂电池实施等离子分离、固体物分离、气体无害化处理等程序,提取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新型的化学拆解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强酸强碱的使用,防止损害环境。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推广。

除了拆解过程可能造成污染,高成本也是阻碍退役电池回收再生的难题。据拆解企业负责人介绍,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价值较低,处置成本过高,再生收益远不抵其再生成本,这也大大影响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有数据统计,一台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从自动化组装到出库最快仅需2分钟,但电动车的电池拆解则需要2名工人操作近8小时才能完成。

总之,废旧电池的处理不应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在,除了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回收成本,发放补贴也是广为认同的方案。为了实现精准补贴,部分地区仿照家电回收补贴的做法,设立专项基金;不过,对于是否适合补贴、如何制定标准、怎样具体操作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取材于人民网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梯次利用的一项是(3分)

A.在日常生活中,电动玩具上不能用的电池,放在遥控器里依然可以继续使用。

B.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时还可用于其他领域。

C.动力蓄电池由一个个电芯串联成各种规格的模组,再通过串并联组成电池包。

D.汽车上不能用的电池包经还原、重组和检测符合标准的供通信基站备电使用。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拆解报废是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中最关键的环节。

B.蓄电池在化学拆解中都会产生强酸强碱,从而会造成环境污染。

C.由于退役蓄电池回收成本较高,因此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

D.电动车电池的组装、出库与拆解相比,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5.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回答如何破解蓄电池回收处理难题。(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D(选项中“具有回收资质的企业较少”说法有误,原文没有提及)   

2.(3分)A(原文“除了负有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外,还有专门的回收企业可以回收”,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3.(3分)C(C项表述的是动力蓄电池的组成,而非梯次利用) 

4.(3分)C (A项原文说“拆解后回收再生资源,将其转化为电池制作材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而选项说“拆解报废是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中最关键环节”。B项等离子拆解法属于化学拆解,因其能防止损害环境得到推广,所以“蓄电池在化学拆解中都会产生强酸强碱,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有误。D项组装、出库与拆解相比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少。)

5.(6分)1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要点提示:

(1)运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2)探索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

(3)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避免在拆解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4)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蓄电池回收成本。

(5)发放电池回收补贴,设立专项基金。

密云二模

一、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故宫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它勇于改变。故宫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陆续推出的《穿越故宫来看你》等爆款H5,可以让你立即体验故宫的魔性!用逗趣活泼的文案语言讲历史故事,让历史中的帝王生动起来,让内容更有可读性和传播性。再结合H5这种比较具象的传播形式,故宫这一比较严肃的文化IP开始走出围墙,变得有趣、好玩,吸引了年轻人传播和互动的热情。

通过这种现代话术的解构,高冷、严肃的文化走进现代传播语境,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通过走近年轻群体,强化了大众对故宫的品牌感知。

  除了传播内容的转变带来了故宫形象的转变之外,故宫IP年轻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品牌形象的智慧化呈现,即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故宫IP,强化大家对品牌的日常场景感知。故宫和腾讯长期合作,除了用H5的形式活化故宫,还推出了有故宫IP元素的表情包、游戏等泛文娱作品,让故宫文物和各种元素重新“活”起来。比如,在游戏《天天爱消除》里还原金水桥等故宫知名建筑景观等。游戏《奇迹暖暖》分别以《清代皇后冬朝服》《十二美人图》以及养心殿文物为主题进行还原与再创作。

此外,腾讯地图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1.0,以“轻应用”玩转“大故宫”,以“新方法”连接“新公众”。腾讯地图基于位置的场景化服务与真实世界中的故宫连接起来,把真实的景点客观还原到手机地图上,用科技手段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故宫。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载体,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故宫将品牌感知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更迭的互联网场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故宫以多样化的场景打造,以及不断迭代的智慧化沉浸式体验,让故宫的文化IP形象主动融入年轻化的氛围,将品牌不断创新,走在潮流前沿的形象深深的植入了年轻群体的心中。   

(取材于网络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品牌形象的智慧化”的一项是(2分)

  A.用逗趣活泼的语言讲帝王的故事

  B.用H5这种传播形式活化故宫形象

  C.推出有故宫IP元素的泛文娱作品

  D.推出“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1.0

2.根据材料一,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只要有H5这样的传播形式,就能吸引年轻人传播和互动的热情。

  B.现代传播语境让历史有了情绪、态度,强化了年轻人的品牌感知。

  C.故宫传播内容转变了故宫形象,是形成故宫IP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D.故宫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将品牌感知已融入到人们的全部生活中。

材料二

如今游客喜欢在逛景点时购买伴手礼,“景区文创”产品的消费习惯渐渐形成,但北京礼品店货架上的产品却良莠不齐,销量更是天差地别。

北京多数知名景区其实都各有文创“宝藏”:故宫有“朕的心意”;颐和园也有“皇家礼品”,主打“福”“寿”元素的皇家贺岁礼物,如围巾、“颐和八景”御膳糕点等;天坛公园推出天坛福道香炉、祈年佑福U盘等多款贺岁礼;北海公园、动物园等也纷纷推出了特色文创产品。

但到目前为止,游客和市民对故宫之外的北京景区文创产品知晓程度却十分有限。紫竹院公园的文创商品店更受冷落。而故宫的文创生意却很红火,除了故宫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大IP,年客流量达到1700万人次,赶上了微信公众号和网购发展的最好时机,又有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使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更因为故宫文创产品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评审专家宋慰祖看来,很多景区挖掘自身文化题材和历史故事不够深入,文创产品仍停留在普通旅游纪念品层面,如冰箱贴、马克杯等。他考察了世界各地多个景区后,对日本东京都市政厅观光楼层售卖的文创产品印象最为深刻。日本风光、文化、人物等内容印在了食品、化妆品等生活消费品的精美包装上,很受游客欢迎。他考虑到公园游客多以市民为主,购买意愿自然比不上以外地游客为主的故宫,建议景区文创可考虑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这样可以同时吸引外地游客和市民游客群体的目光。

最好的文创产品,要将传统与时尚、实用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而在消费者眼中,目前北京故宫之外的景区文创吸引力较弱,最大的软肋是没有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更时尚的产品,营销手段也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无法引发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取材于《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二,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北京的知名景区都各有文创“宝藏”, 产品却良莠不齐。

  B.游客和市民对故宫之外的北京景区文创产品却并不知晓。

  C.故宫文创生意越来越红火是因为院长单霁翔亲自作推手。

  D.景区文创若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中可以吸引游客。

4.根据材料二,紫竹院公园文创店等备受冷落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身的知名度不高,客流量低。

  B.文创产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

  C.所处位置偏僻,未能引人注意。

  D.缺少时尚性,忽视了消费群体。

材料三

 雪中的故宫、暴雨中的故宫,故宫中的猫、故宫中的花,故宫文创、故宫展览,桩桩件件都能引起关注。在2019年的上元节,故宫近百年来首次夜间开放,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更是让故宫再次刷屏。一座古老的皇家建筑群越来越“火”,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真真切切地“活”起来了。

    近年来,故宫最显著的变化是开放面积变大了,观众可以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清明上河图”特展、“千里江山图”特展都引来“故宫跑”,寿康宫原状陈列展让清剧迷们一窥“甄嬛”(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的天地,改陈后的珍宝馆和钟表馆成为新的打卡地标,正在持续中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更是把每年1月淡季的游客量提高了70%。

故宫文创则让紫禁城真正“活”起来。“萌萌哒”故宫御猫、戴墨镜的乾隆、“如朕亲临”行李牌等等,故宫淘宝店和天猫旗舰店里各种文创产品被网友盛赞。仅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15亿元人民币,这并不能仅用物美价廉来解释,追究根源在于这些文创真正跟民众的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故宫文化“活”在了当下。

 据故宫发布的统计数据,30岁以下观众占40%,30至40岁的观众占24%,40至50岁的观众占17.5%。年轻观众尤其是“80后”和“90后”,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而这个比例还在攀升。

探究故宫成为“网红”现象的背后,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文博场馆各有镇馆之宝、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创意要与生活结合,设计新颖之余还要学会讲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均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取材于中国新闻网)

5.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开放面积的变大可以让观众踏足欣赏的区域越来越多。

  B.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5亿元人民币。

  C.年轻观众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并成上升趋势。

  D.故宫因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复兴之路而成为“网红”。

6.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故宫“火”起来的原因。(6分)

一、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18分。

1.(2分)A

2.(2分)C

3.(2分)D

4.(3分)C

5.(3分)B

6.(6分)参考答案: ①故宫让历史文化融入了现代潮流文化。②故宫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品牌形象,注重创新。③故宫文化关注了受众对象,倾向于年轻群体。④故宫创造出传统与时尚、实用相结合,并有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⑤故宫开发了大量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活动。⑥故宫充分挖掘自身的馆藏资源,提高展览质量。

【评分标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视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